早在十世纪,我国航海者首先拥有指南针,可以保证海上航路的定向,也首先发明了隔舱航舟,万一遇难触礁,即使撞破一角,一舱,船体尚能上浮。但是,由于没有气象预测,面临海上气候变化,在海洋狂风暴作面前,人类的行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这种情况下,祈求神灵护佑便是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了。
妈祖信仰正是产生于这样的特殊生态环境下,因此,它与海洋业及海事活动有了密切的关系。从古到今,渔民们因海难丧生者不计其数,从内心期盼着能有个海上守护神庇佑他们的安全。妈祖的神女身份,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,她能言人间祸福,济困扶危、治病消灾,顺应了百姓愿望,故将她塑造成一位善良勇敢的完美女神。
从宋代到清代,一段段妈祖灵验的传说故事,都是妈祖实践海洋文明的例证。妈祖无数次保佑华人漂洋过海,华人在世界多地建造了妈祖宫庙,妈祖作为我国的海上平安女神,也是东南亚诸国,乃至世界的海上和平女神,妈祖文化的传播,意味着中国将唯一的地方神引流分布到了全世界的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的22个省市、450个县都有妈祖庙,香港有57座,澳门又10座,台湾更是有5000多妈祖庙。国外的妈祖庙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,欧美地区也多有分布,在法国,妈祖具有“国际和平女海神”的美誉,巴黎的“真一堂”就供奉着妈祖神像。
实际上,经过千年的演绎,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妈祖也已经成为了全球华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。说"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,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。”一点都不夸张,今天全世界有一亿多妈祖信徒,20世纪80年代,联合国授予中国妈祖“和平女神”的称号。这样看来了,中华传统文化里,妈祖比孔子更具有国际文化符号象征了。
正因为妈祖是老百姓自己托举起来的一尊神,而且她是以慈悲和大爱为基调的,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和谐文化相一致,与人类崇尚和平的意愿相一致,所以,千百年后的今天,才会有那么多人把妈祖当成“和平”之神、“和谐”之神,把妈祖文化看作是“和谐文化”来传播和发展。
如今,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主要代表,与中原农耕文化、草原游牧文化一样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。